石化企业中存在的三个消防安全问题
1、行政审批申报滞后,消防设施维护不足。部分企业新建、扩建建筑未申报消防行政审批,存在边施工边申报、边生产边申报的违法行为。由于不及时申报消防审批,导致建筑之间防火间距不足,建设不符合规范要求,消防设施不按规定设置等问题。有些企业内部消防安全布局不合理,由于补报手续,木已成舟,整改十分困难。一些使用剧毒物品的企业,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和处置设施,有的只配了一些简易的防毒面具,无专用防化服、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等,一旦发生毒气泄漏和火灾爆炸事故,人员难以靠近处置,易造成毒区面积的扩大,增加人员伤亡。
2、生产过程存在安全隐患。企业设备管理存在漏洞,泄漏问题时有发生,企业设备跟进不同步,由于生产设备老化,同时对于现有设备的日常维护较差,因此生产过程中存在重大安全隐患,也为火灾事故埋下了祸根。泄漏所导致的火灾事故最为常见,也是众多企业容易忽视的方面,诸多化学企业整体基础较差、技术水平不高,特别是小型石油石化企业,生产规模较小,工艺落后、设备简陋、自动控制水平低,安全生产硬件先天不足,容易造成工艺火灾的发生。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在设置相应的消防设施上,尽管投入了大量资金,但只停留在“只管建、不管养”的阶段,因此收效甚微。消防泵漏水、管道漏水损坏、消防水泵停用或不用(60%的单位是打在手动状态);室内消火栓锈蚀、水带水枪缺失、水带漏水;消防应急照明损坏、断电等现象成为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。
3、企业经营者缺乏消防安全意识,管理过程中缺乏对于消防安全的监管。企业经营者自身消防安全主体意识不高,以使消防安全制度落实不到位,监管制度也就无法有效落实。部分企业建成投产后,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,重生产,轻安全,消防安全管理基础工作非常薄弱。平时缺乏对生产设备及消防安全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和检查,造成设备性能下降,现场设备“跑冒滴漏”现象严重,致使小火变成大灾,泄漏变成爆炸。企业消防特种岗位从业人员培训数不达标(有些单位只管送人去培训、不管可否拿到证);有的虽有上岗证,防范意识和处置事故的能力不强,对于消防的基本知识并无系统学习,导致处置初期火灾不当,酿成重大火灾事故。